首页banner图

汉文帝霸陵近千年谬误被纠正

  昨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人们传统认识中汉文帝霸陵是在一个叫凤凰嘴的地方,并且立碑为记,此次江村大墓确认为真正的汉文帝霸陵,可以说是纠正了一个流传近千年的关于西汉帝陵的重大错误认识。

  汉文帝“薄葬”

  成千年之谜

  汉文帝是汉代之初的贤明之君,也是唯一入选二十四孝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对百姓休养生息、废除肉刑,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生前曾下令:“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无烦民。”《资治通鉴》也记载:“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不治坟”就是“不起坟”,即墓上无封土,这在古代帝王帝后陵中实属罕见。智慧票务系统

  汉文帝一向倡导节俭,反对厚葬,他在遗诏中说:“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也许正因如此,西汉末年盗贼将汉家“宗庙皆发掘”,唯独没有挖霸陵和杜陵(汉宣帝墓)。但至晋代五胡乱华时,霸陵和杜陵也不能幸免。史书载:“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胜纪。”

  后人一直对汉文帝“不治坟”之说持有怀疑,在陕西白鹿原西部有一个被称为“凤凰嘴”的区域,这里有10多座明清时期的祭祀碑,另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铭石碑一通,上书“汉文帝霸陵”5字,因而长期以来“凤凰嘴”也被认为是汉文帝陵。

  汉文帝霸陵终被考证

  进入21世纪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并对世传的汉文帝陵所在的“凤凰嘴”,以及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等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基本确定了汉文帝霸陵陵区的大致范围、重要遗址的分布状况和形制布局,并新发现了一座“亞”字形大墓。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因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而被称为江村大墓。

  江村大墓地面无封土,墓葬形制呈“亞”字形,四面带有梯形墓道,墓室开口距地表2米—4.5米,南北长74.5米,东西宽71.5米,底部距地表深27米—30米。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凤凰嘴”乃近千年讹传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考古人员对“凤凰嘴”区域做了全面详细的考古勘探,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基本可以确定“凤凰嘴”只是一道自然形成的黄土梁,没有任何墓葬。

  “此次考古发现证实,‘凤凰嘴’是后世讹传的霸陵。江村大墓陵区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等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相近、平面布局相似、整体规模相当,而且有明显的发展演变轨迹,另外结合文献记载,初步推断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赢说。

  观察

  考古:正从“象牙塔”走向大众

  昨天,白鹿原又“火”了,这次不是靠陈忠实,也不是靠影视剧,而是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带着它又火了一把。“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这个重磅消息一出,互联网上马上一片欢腾。此话题也上了微博热搜,截至记者发稿,阅读量达3.6亿,讨论3万多次。曾经神秘的考古发掘现在一步步走出象牙塔,走向了普通大众。

  考古能“火”起来,靠的是什么?不可否认,近几年的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景区小程序系统

  比如,2021年9月9日,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考古现场直播同时进行。这次直播,多家媒体平台也进行了转播,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跟随着直播镜头,与考古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黄金面具、刻有“神树”的单节玉琮、兽面纹的玉方座、青铜大面具……这些珍宝,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

  此次,汉文帝霸陵的公布,也有媒体进行了直播,将近4个小时的直播,带领观众走入发掘现场,领略大汉气象。

  除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普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断提升。近几年,传统文化节目高质量出现,比如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河南卫视的“中国传统节日系列”等节目,这些内涵丰富、制作精美的节目进一步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了文化自信。

  今年是考古百年,希望将来,无论是考古发掘者,还是媒体传播者,能采用更多形式,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让考古的魅力进一步惠及更多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亚妮)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标签:
首页banner图

随便看看

电话咨询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50-1230

免费试用
客服微信

扫一扫添加微信
微信号:17873333331

返回顶部
Baidu
map